孩子已经两三岁了,却不怎么会说话,不愿意与人交流或者不懂与人交流?资深专家龙美西主任提醒家长,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家长一定留心,发现孩子明显比同龄孩子说得慢、说得少,就要警惕「语言发育迟缓」的可能。3岁孩子还是说不好话胡女士的儿子是家里的第1个孩子,已经3岁多。由于她和老公工作都比较忙,白天儿子交给公公婆婆帮忙带,晚上下班时再由他们接手照顾。胡女士说,儿子1岁5个月左右开始学说话,在儿子学说话的过程中,他们跟孩子交流得比较少,也没有引导他说话,只要看到儿子的手势就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儿子至今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这类叠字的词语,不会说三个字以上的词。她担心孩子语言方面发展迟缓,十分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于是胡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我院发育行为科进行相关评估。发育行为科龙主任结合胡女士儿子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测试结果,综合检查结果得出的诊断是:语言发育迟缓。对此,龙主任制定了“物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训练”针对性方案,胡女士则积极带孩子按计划进行各项语言训练。经过系统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及家庭指导的有效干预,半年后,胡女士儿子的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至相当于3.5岁孩子的语言水平。家里表示很开心看到孩子明显的进步,也想咨询看看家庭干预还有哪些不足,还可以怎么去教导孩子。语言发育迟缓预警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在3 岁以下儿童中,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大约是 15%,到了 6 岁左右,仍有 8% 左右的儿童存在语言发育障碍。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出现语言障碍了呢?龙主任建议家长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口晚同龄孩子能开口说有意义的词汇时,自家孩子还是不会「说话」,或者只会「嗯嗯、啊啊」的发声,或者是没有特定意义的发音「muma、ada」等。2.词汇量匮乏就算会说话了,词汇量也很少,同龄儿童能说短句子了,孩子只能说单字或者单词。3.表达能力差、沟通困难只能用结构简单、长度短的句子来表达,明显不符合年龄特点;孩子说话少,不容易合群,跟同龄儿童也不能顺利沟通,可能无法融入集体。4.不听指令、不听话在家里或者学校里表现的不听指令,经常被贴上「不听话」的表现,其实可能只是孩子「听不懂」。5.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当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准确执行指令,表现出不能集中注意力,左顾右盼,甚至从座位跑开。6.其他学龄期儿童还会由于语言理解、表达、学习能力等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成绩差。如果娃出现以上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只有专业的语言训练干预才是改变儿童“语言”问题的唯一手段。语迟需系统专业干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会使其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低于同龄人,从而使其智力发育产生滞后。6岁前是儿童语言障碍的黄金干预期,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将存在多方面风险。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语言发育,发现问题,要及时找专科医师进行干预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成长。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资深专家龙美西主任表示:一部分孩子通过专业的康复干预,可达正常水平。研究显示,2岁左右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在经过专业的干预后,50%以上的孩子在3~4岁时语言发育可以达正常标准。但有相似症状的孩子背后有千差万别的原因,不同原因所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其干预原则是完全不同的,只有精准病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语言问题。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制定了以全面测评、针对性治疗、语言训练、个性化课程及家庭指导等的“医教家结合”康复干预体系。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在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学习如何调整家庭环境、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领孩子语言、认知、社交等能力的发展!家长若是发现儿童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儿童医院进行筛查评估,秉承着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专业的儿科医生和康复训练师能给孩子提供相对全面和精准的评估,并在后续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制定和动态调整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服务。